中國船企9月新船訂單排名全球第一
今年9月,全球共有116艘、328萬修正總噸的新船訂單。其中,中國船企以60%的市場份額占比排名全球第一,韓國以28%的占比位居第二,日本共收獲15艘、26萬修正總噸的新船訂單,占比8%。
圖源丨Financial Times
1
中國船企9月市場份額全球第一
據韓聯社報道,9月韓國船企僅收獲14艘、91萬修正總噸的新船訂單,大幅落后中國船企75艘、195萬修正總噸的新船訂單,從而也失去了其保持的連續4個月全球排名第一的位置。
今年1-9月,全球新船訂單共計3754萬修正總噸,相比去年同期的1322萬修正總噸增長近3倍,也遠高于2016年全球船市低迷時期的1053萬修正總噸。在此期間,集裝箱船新船訂單增長顯著,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16倍。
在手持訂單方面,截至9月底,全球手持訂單達8763萬修正總噸。其中,中國船企手持訂單為3537萬修正總噸;韓國船企手持訂單為2856萬修正總噸,已經確保其到2024年的建造量;日本船企手持訂單則為940萬修正總噸。
英國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全球新造船指數在今年9月升至149.1,環比上升3個點。此外,克拉克松還預測,由于國際海事組織(IMO)環境法規力度的不斷加強,預計未來十年,環保型船舶的新船訂單都將大幅增加。
2
前9個月我國造船業三大指標增幅明顯
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1-9月,我國造船完工量3034.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2%,新承接船舶訂單量5415.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23.3%,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9243.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2.3%,比2020年底手持訂單增長30.0%。
今年前九個月,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方面分別占全球的45.6%、53.2%和47.3%,繼續保持全球第一的市場份額。
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波動,對船舶和鋼鐵行業的平穩運行都造成較大影響。國家高度重視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響,積極支持企業搭建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引導上下游保供穩價。作為受大宗商品影響比較大的船舶、鋼鐵兩大行業,也正在認真落實國家政策,積極開展上下游供需對接工作。
最近,船舶和鋼鐵行業共同簽訂了《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合作備忘錄》,其中,13家重點船舶企業和15家重點船舶用鋼生產企業簽訂了長期采購協議。
據了解,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高技術產品研發、物流配送體系建立、標準規范研究等領域全面、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船舶-鋼鐵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鏈、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