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反轉?韓國造船業全年接單量再超中國
2020年全球造船業接單量排名出現“大反轉”。韓國船企在加上“漏統計”的17艘LNG船訂單之后,全年接單量最終得以反超中國,連續三年位居榜首。
憑借去年下半年的爆發和高附加值船舶的絕對優勢,韓國船企充滿信心,十分看好2021年的接單前景。

1. 加上漏統計17艘LNG船訂單,韓國造船業接單量再超中國
根據克拉克森對2020年接單量的最新統計數據,去年全球新船訂單量共計1924萬CGT,其中韓國船企接單量819萬CGT,位居第一;中國船企接單量為793萬CGT,排名第二。而從承接新船訂單的金額來看,韓國以183億美元排名第一,中國以145億美元排名第二。自2011年開始,中國船企接單量超越并連續領先了韓國長達7年時間,但在2018年和2019年間,韓國船企憑借LNG船領域的壓倒性優勢反超中國。

按照克拉克森此前發布的2020年接單數據,以去年12月28日為基準,2020年全球新船訂單總量為1792萬CGT。其中中國船企接單量達793萬CGT,排名全球第一,其次是韓國船企接單量673萬CGT。VesselsValue近期也表示,以修正總噸(CGT)計,2020年全年,中國和韓國接單量占比分別為40%、39%,中國以1%險勝韓國。
隨后韓國業界人士分析,克拉克森的統計數據并未將去年年底現代重工集團和三星重工承接的17艘LNG船訂單計算在內,加上這17艘LNG船額外146萬CGT訂單,韓國船企接單量將達到819萬CGT,成為連續第三年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接單量最多的國家。
2. 下半年訂單爆發!韓國造船業看好今年接單前景
因為疫情關系,2020年的全球造船業整體處于低迷狀態,韓國船企起步緩慢,上半年接單量僅為118萬CGT,遠遠落后于中國的351萬CGT。
然而,韓國造船業憑借在船舶設計建造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強大的技術能力以及大打“價格戰”,自下半年起逐步不斷縮小與中國船企之間的接單量差距,扭轉了接單頹勢,后勁十足。
去年第四季度,韓國造船業承接大量LNG船、VLCC和集裝箱船等高附加值船舶訂單,實現了“戲劇性的反轉”。僅韓國三大船企就在第四季度接獲139億美元訂單,幾乎是前三季度總接單量70億美元的兩倍。

韓國造船業認為,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推遲的潛在需求逐漸釋放以及相關環保新規的正式施行,對2021年的接單前景充滿信心。
根據韓國進出口銀行海外經濟研究所上個月發布的預測數據,2021年韓國船企接單量增至980萬CGT,約215億美元(不包括海工裝備)。
NH投資證券研究員崔振明表示:“預計今年第二季度前市場將釋放40~60艘LNG船訂單,而進入第三季度后,散貨船、油船等船型的訂單也將進入正常化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