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國船舶長興造船基地二期工程開工
1月4日,備受關注的中國船舶長興造船基地二期工程開工儀式在上海長興島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通過視頻下達開工指令。

這是落實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市政府戰略合作協議精神,推動在滬船舶企業布局優化調整和轉型發展,深入貫徹落實海洋強國、科技強國、制造強國等國家戰略,是推動我國船舶海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又一標志性工程,也標志著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整體搬遷項目(滬東中華新廠區)建設全面啟動。

長興造船基地二期工程的開工建設,對進一步推動上海長興島海洋裝備基地由制造向智造轉型,推廣智能化生產線和綠色造船技術,打造世界先進的集總裝集成、系統模塊、核心配套、生產服務等為一體的全要素產業基地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遵循“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建設原則,滬東中華新廠區選址位于上海長興島南岸沿線,面積為214.6公頃,總投資180億元,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負責總體設計。
第一階段計劃投資80億元,建設項目主要包括研發設計樓、船體聯合車間、曲面分段裝焊車間、舾裝件模塊中心、涂裝車間、1號室內船塢、2號露天船塢、港池、舾裝碼頭等,規劃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形成年建造6艘特種船的生產能力,計劃于2023年年底建成。

遵循“工藝先進、流程合理”的規劃設計原則,滬東中華新廠區將按照現代化總裝造船模式組織生產,瞄準世界先進的精益造船模式,從工藝優化入手,綜合運用精度管理、信息集成、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等先進生產理念,建立科學高效的生產管理體系,在作業中實現船舶分段及總段劃分合理化、生產流水化和自動化、管理托盤化、“殼舾涂”一體化和塢內搭載分段大型化,形成總裝造船優勢,有效保證產品質量,提高作業安全性,并與國內已有大型船舶總裝基地形成錯位競爭,引導國內船舶行業轉型發展。
長興造船基地二期項目承載著滬東中華發展的未來,滬東中華將以此為契機,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高質量發展戰略綱要》引領下,建設融合智能化設計、自動化制造、大數據管理為一體,應用5G+互聯網派工、機器人焊接、物聯網運行,涵蓋智能單元、智能生產線、感知系統等完整智能車間體系,全方位達到智能化的生產過程管理與控制;建成人員精簡、流程高效、節能環保、質量優異、全球領先的智能化、數字化造船企業;實現造船核心能力的跨越式提升,更好地履行中國船舶集團“引領行業發展、支撐國防建設、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踐行“精益求精、創新超越”的企業精神,成為“十四五”中國船舶工業科技創新、轉型發展的新能級和新亮點。
圖源:滬東中華、中船九院、中國船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