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象嶼海裝迎來本月第三艘新船--為廈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和中遠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建造的甲醇READY 63800DWT散貨船系列船首制船(XY191)正式命名交付。
該散貨船是象嶼海裝自主研發設計的品牌船型,具有“綠色、環保、節能、安全”的特點,同時預留甲醇雙燃料動力系統并申請了甲醇READY符號,后期可通過改裝直接使用綠色甲醇燃料,是適應未來航運市場需求的高競爭力船型。
· 8月27日,HD現代集團的造船業務控股公司HD韓國造船海洋,及其子公司HD現代重工和HD現代尾浦共同宣布,已批準HD現代重工和HD現代尾浦的合并議案,2家船企計劃在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并進行企業合并審查后,于今年12月以整合后的全新身份運營。
HD韓國造船海洋表示,此次業務重組是通過量變與質變實現規模最大化協同效應,并旨在通過搶先研發尖端技術從而在國際市場確立絕對領先的競爭優勢。
· 8月26日,惠生清潔能源在南通舉行其承建的大型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產儲卸載裝置(FLNG)“NGUYA FLNG”號項目啟航儀式暨3000萬安全工時里程碑活動。
“NGUYA FLNG”號是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最大噸位、最大儲氣量新型FLNG,全長376米,型寬60米、型深35米,LNG年產能可達240萬噸,將部署在剛果(布)黑角近海。
· 8月26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第七〇八研究所設計的亞洲最大、世界領先的2艘“國之重器”--35000立方米艙容等級超大型耙吸式挖泥船“通浚”號和“浚廣”號在上海振華重工啟東基地下水,填補了我國35000立方米以上艙容等級超大型耙吸式挖泥船的空白。
兩船創新配備雙燃料發動機,并采用甲醇燃料預留設計,且為國內首批取得i-ship智能疏浚符號的挖泥船。
· 8月25日,滬東中華為卡塔爾打造的17.4萬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法特 阿爾卡爾”號簽字交付。
“法特 阿爾卡爾”號是滬東中華最新自主設計研發建造的第五代“長恒”系列LNG運輸船,同時是該公司建成的第52艘LNG運輸船。該船碼頭周期僅8個月,創造卡塔爾能源項目系列LNG運輸船碼頭建造周期最短紀錄。
· 8月25日,希臘船東Euroseas宣布,其已與江蘇新揚子造船簽訂2艘節能型4300TEU集裝箱船建造合同。
這兩艘新船預計分別于2028年3月和5月交付,每份新造船合同總金額約5925萬美元(約合4.24億元人民幣),資金將通過債務與股權組合方式籌集。
· 8月23日,在“中山大學”號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上,6000米級深海無人遙控潛水器(ROV)“海琴”號圓滿完成首次深海試驗,全面驗證了整機系統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標。
“中山大學”號也正式跨入我國少數配備6000米級深海ROV的科考船行列。
“中山大學”號是目前國內設計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的現代化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第七〇八所設計、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造。
· 8月18日,江南造船為西南海運建造的99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運輸船“GAS ORCHID”簽字交付。
“GAS ORCHID”號是江南造船首制2.0版99000立方米VLEC,由江南造船自主研發建造,采用其研發的B型艙貨物圍護系統(BrillianceE®),是世界上最大艙容的VLEC,綜合技術指標經過鑒定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同日,江南造船為越南船東Asia Pacific Shipping Co., Ltd 建造的50000立方米中型液化石油氣/液氨運輸船(MGC)首制船開工,標志著江南造船開拓東南亞邁出重要一步。
該型船秉承“節能、環保、智能”的理念,是江南造船全新自主研發的中型全冷式液化氣船(Panda 50P)。作為40000立方米MGC的升級換代產品,該船型在增加艙容一萬立方米的基礎上,通過線型研發和總布置優化,快速性能和能耗指標都有了進一步提升,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 近日,中集太平洋海工為 Avance Gas 公司建造的40000立方米LPG/液氨運輸船系列項目取得重要進展:第二艘船(S1084)和第三艘船(S1085)相繼完成關鍵建造節點,標志著項目進入快速推進階段。
此次雙節點的順利達成,標志著中集太平洋海工在該系列項目建造效率的新突破。目前,該系列首制船已進入交付前最后階段,預計今年內完成交付;其余3艘船按計劃將于2026年起分批交付。
· 近日,中國拆船協會對外發布了《拆船術語》(T/CNSAS 0001-2025)團體標準,該標準將于9月18日正式實施。這是由中國拆船協會組織編制的國內拆船業首個團體標準,為規范拆船行業專業用語、拓展相關團體標準規范的研究編制等工作提供了依據,具有里程碑意義。
《拆船術語》團體標準界定了船舶拆解回收相關的術語和定義,包括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拆船基本術語、拆船管理體系術語、拆船程序術語、安全生產與人員健康保護術語、污染防治術語七個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