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嶼海裝+中遠海運+廈船重工+恒力重工+大連造船+江南造船+北海造船+中國船舶+廣船國際+滬東中華有新動向
時間:2025-04-25
來源:廣州海事展
作者:廣州海事展
點擊:
● 4月23日,滬東中華為中化石油項目建造的首艘17.4萬方LNG運輸船(H1892A)完成"二合一"試航并安全靠泊,試航的碼頭LNG消耗量從800噸降低至560噸。
作為關鍵設備國產化替代的重點項目,該船首次實現國產LNG低溫蝶閥系統、低溫膨脹接頭等核心設備在17.4萬方級LNG船的實際應用。
● 4月22日,江南造船成功中標上港集團能源(上海)有限公司新造20000立方米LNG加注船項目,標志著江南造船時隔2年重返C型罐氣體船領域,進入LNG加注船市場。
該船采用3個雙耳C型罐,配備全回轉電力推進系統、艏側推、GCU、高負載壓縮機、智能船舶等先進設備,能滿足NOx Tier III要求,實現SOx排放近零排放、CO2溫室氣體降低約20%。
● 4月22日,比利時海事巨頭CMB.Tech與美國散貨船公司Golden Ocean宣布合并,將共同組建全球規模最大的多元化上市航運集團之一。
合并后的船隊規模將超過250艘,跨五大航運板塊,總價值超過110億美元。合并的最終協議預計2025年第二季度完成,第三季度完成交割。
● 4月21日,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4年報,造船業務子公司象嶼海裝去年8月收購的江蘇宏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預計2025年中完成復工復產,投產后造船板塊整體產能將提升40-50%。
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象嶼海裝交船數量與新接訂單量、接單毛利均再創新高。截至2024年末,象嶼海裝手持訂單合計達89艘,在手訂單排產至2029年。
● 4月21日,廣船國際聯合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為浦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7000車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汽車運輸船“漢江口”號命名交付,較合同期提前4個月,這是廣船國際為浦銀金租建造的3艘7000車LNG雙燃料動力汽車運輸船的收官之作。
該型船配備LNG雙燃料系統,采用節能裝置、減阻防污漆等各類節能措施,是一艘綠色智能、環保高效的汽車運輸船。
● 4月18日,芬蘭造船廠勞馬海洋建筑公司(Rauma Marine Constructions,簡稱RMC)與美國海岸警衛隊就建造系列中型破冰船進行談判。該批船舶將用于北極地區,并計劃在36個月內交付首制船。
據《赫爾辛基報》報道,該船廠有望贏得5艘訂單,總價值約25億歐元。
● 4月17日,全球首艘15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2-1”在青島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交付運營,被命名為“魯即漁養60617”號。
該船總長244.9米,型寬45米,結構吃水15米,排水量15萬噸,養殖水體近10萬立方米,以“適漁性”為核心設計原則,在功能布局、養殖系統、新能源利用、信息一體化等領域實現160余項技術突破與優化創新。
● 近日,上海中遠海運重工廠區3.178MWp分布式屋頂光伏發電項目正式實現并網發電。
該項目充分利用廠區綜合車間、綜合倉庫以及船東樓等處屋面,總面積達到約25500平方米,配備高效率、高質量的交直流轉化器和功率控制器等先進技術設備,預計年發電量達到320萬千瓦時以上。
● 近日,舟山中遠海運重工通過自主設計研發和自行制作打造了小直管裝、焊、磨一體化流水線。
自主研發的小直管裝配機,采用固定托架與升降滑臺設計,配合分度盤角度調節功能。這一創新設計消除人工校正環節,裝配效率從單日50根提升至100根,耗時縮短50%。
● 近日,廈門船舶重工在41000噸油化船501A外板涂裝作業中引入噴漆機器人。
使用噴漆機器人后,涂料利用率相比人工噴涂提高20%。以單船平直區域油漆用量約1000升計算,可節約漆料200升。噴涂過程中產生的漆霧被有效匯聚在防護罩內,難以擴散至外部環境。同時,通過精準控制噴涂量,減少漆料浪費,提高上漆率,雙重環保效益凸顯。
● 近日,恒力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與歐洲知名班輪公司正式簽訂并生效了6艘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22000TEU集裝箱船建造合同。
該型箱船屬于先進的綠色環保船型,契合全球航運業綠色發展趨勢。
● 近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提供關鍵核心動力系統和設備的全球最大馬力純電動拖船“云港電拖三號”正式交付,與已投用的“云港電拖一號”“云港電拖二號”一同亮相海州灣畔。
這標志著全國首支純電動拖船船隊成功組建,我國港口電氣化綠色化進程持續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