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東中華+江南造船+北海造船+蕪湖造船+廣船國際+新江洲船舶重工+江門航通船業+常石造船+DH造船最新動態
時間:2025-04-17
來源:廣州海事展
作者:廣州海事展
點擊:
4月16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廣船國際有限公司交付2艘新船:一艘是為地中海航運集團旗下客渡輪運營商建造的MSC/GNV1785客/3080米車道豪華客滾船2號船;另一艘是為招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建造的16000TEU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
這兩艘船均基于原船型進行了優化升級,集中展現了我國在高端船舶設計建造領域的新突破。
4月15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為法國達飛集團建造的全球首艘、世界最大的24000TEU級LNG雙燃料動力超大型集裝箱船“達飛 塞納河(CMA CGM SEINE)”號,在上海長興島造船基地命名交付。
該船計劃于4月18日投入亞洲至歐洲的航線,標志著中國船舶集團在世界超大型雙燃料集裝箱船領域又取得新突破,尤其是構建起自主研發、設計、建造、配套的先進高效制造體系。
4月15日,蕪湖造船廠旗下三點水新能源在蕪湖隆重舉辦江豚L-120多用途標準船型發布會和集中簽約儀式,會上簽署36艘江豚L-120多用途標準船型和4艘50客位純電動游覽船,簽約總金額超10億元。
江豚L-120船型總長119.98米,型寬21.8米,型深8.5米,散貨裝載量可達15000噸,標準集裝箱裝載量高達735TEU,總噸位9500載重噸。相比同類型船舶,其裝載效率大幅提升,散裝和集裝箱裝載量分別提升8%和20%,總噸位提高8%-12%。
4月15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為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7800車位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遠洋汽車運輸船系列船2號船“安吉德信”號命名交付。
該系列船由中船集團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設計,江南造船建造,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該型船設計總長199.9米,型寬38米,型深15.5米,結構吃水10.2米,服務航速19節,入級DNV船級社和中國船級社(CCS)。
4月15日,江西省新江洲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舉行荷蘭135米雙相不銹鋼化學品船NJZ1122的吉水儀式。NJZ1122是全球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市場前景廣闊的特種船舶。
該船船長135米,貨艙區采用前后圍堰方式,18個貨艙完全融入船體,具有結構輕量化、精度精益化、材質耐腐蝕化、材料高強度化的特點,可裝載多達300多種液體貨物。
近日,中船集團北海造船聯合中船貿易與裕民航運成功簽署了2艘“北極星”18萬噸散貨船的建造合同,至此中船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民船中心)設計的該型散貨船總數達到了100艘。
該船總長292.00米,型寬45.00米,型深24.70米,結構吃水18.20米,整體推進效率較上一代船型提高2%以上,環保設計滿足EEDI3及NOx Tier Ⅲ標準,配置EGCS系統實現硫氧化物減排。
近日, 新加坡Cyan Renewables旗下英國海工船東Sentinel Marine宣布,與江門航通船業簽署1+3艘多功能能源輔助船(energy support vessel)建造合同。
該船采用DP2動態定位系統,載重量達1,600噸,擁有375平方米的開放式甲板空間,以及可儲存燃油、飲用水、回收油和單乙二醇(MEG)的大容量艙底儲存空間。
近日,日本常石造船宣布,與馬士基·麥克-凱尼·穆勒零碳航運中心聯合研發的現有重油船舶甲醇雙燃料改裝方案獲得了日本船級社的原則性批準(AiP)。
該項目基于常石造船的主力產品--“KAMSARMAX”中型散貨船的標準設計進行,主要挑戰在于甲醇燃料艙的布局優化,項目團隊進行了詳細研究,最終將燃料艙設置在貨艙內。
近日,韓國中型船企DH造船(原大韓造船)向韓國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初審申請,將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方式,募集1000萬股中的80%,并爭取在年內上市。
DH造船主要建造大中型油船,其核心主建船型包括15萬載重噸蘇伊士型油船和8~12萬載重噸阿芙拉型油船。
據了解,該船廠去年共獲8艘油船訂單。截至今年2月底,該船廠手持訂單24艘,價值21.7億美元(約合159億元人民幣)。
近日,海油發展采油公司又一邊際油田開發利器--潿洲10-3油田西區自安裝生產處理平臺,在蕪湖造船廠有限公司南通基地舉行鋪龍骨儀式,正式進入總裝階段。
該平臺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海上移動式生產裝備,規模大、功能全,結構重量達7000余噸,空船總重量超萬噸。它具備自安裝功能、原油處理、伴生氣壓縮外輸等功能,可適用于45米水深的泥砂質或淤泥質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