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or韓國船企?獲2022年度接單冠軍……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新船訂單成交量為4193萬CGT。
其中,中國船企接單量為2034萬CGT,市場占有率為49%;韓國承接了1564萬CGT,市場占有率為37%。
這是中國船企自2021年以來,連續兩年接單量位居全球第一。在此之前,韓國曾連續三年保持全年接單冠軍的寶座。
01 鞏固在優勢船型的領先地位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船企繼續鞏固在優勢船型的領先地位,批量承接各類船舶訂單。
共有12種船型新接訂單位居全球首位,其中,集裝箱船、散貨船、原油船、化學品船、海洋工程輔助船、汽車運輸船和多用途船等7種船型全球市場份額超過50%,分別達到56.7%、72.2%、63.5%、65.7%、58.2%、87.7%和75.5%。
數據顯示,除了LNG船,在主流船型市場,中國船企確實已經全面超過韓國。
02 綠色轉型重塑造船市場
經歷了2021年的大反彈后,2022年世界新造船市場延續復蘇態勢,綠色轉型也正在重塑造船市場。
從綠色動力的市場份額看,全球新接訂單中,綠色動力船舶市場份額(運力計)從2021年的30%,提升至2022年11月的54%。
為滿足新規,綜合多方測算,未來10年僅現有船隊就有超過三分之二的船舶需要做出改變。
2022年以來,由于卡塔爾“百船計劃”項目正式啟動,以及俄烏沖突導致全球LNG需求劇增,大型LNG船的訂單出現井噴之勢,韓國和中國船企同時從中受益。
韓國業界人士表示,這是韓國造船業超量接單,導致LNG船建造船位不足給中國帶來的暫時性反射利益。
韓國的船塢數量有限,因此希望快速得到LNG船供應的船東們只能到中國船企下單,導致中國的LNG船市場占有率大幅增加。
素材來源丨國際船舶網、Seawaymaritime
展望2023,中國船舶行業如何更好發展?關注第10屆中國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簡稱:廣州國際海事展 ),2023年7月26-28日,相約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
展會設船企展區、國際展區、船用設備及先進材料展區、船舶通導展區、海洋牧場展區、海上風電展區、港口及航運服務展區、郵輪產業展區、郵輪(客船)內裝展區,助力船舶行業高質量發展。
掃碼預登記
2023年7月26-28日,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與全國船舶人相約2023第10屆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