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臺抗臺風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成功安裝
近日,由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全球首臺抗臺風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三峽引領號”在廣東陽江沙扒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順利安裝,這意味著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漂浮式風電機組及基礎平臺邁開了深遠海風能資源獲取的探索步伐。
圖源丨三峽新能源
01 最高可抵抗17級臺風
“三峽引領號”由9根錨鏈固定,錨鏈一頭連著海底、一頭通過導鏈輪固定于浮式半潛平臺上。該臺機組單機容量5500千瓦,高107米,相當于近37層居民樓的高度,葉輪直徑155米,風輪掃風面積相當于3個標準化足球場。浮式風電機組每小時滿發電量可達5500度,每年可為3萬戶家庭提供綠色清潔能源電能。此外,為抵御復雜惡劣的極端海況,浮式基礎平臺和風機整體選用了50年一遇的極端風浪流工況設計,漂浮平臺排水量約1.3萬噸,最高可抵抗17級臺風。
圖源丨三峽新能源
相較于傳統海上風機的固定式海上作業,漂浮式風機塔筒和風機吊裝工作全部在靠泊碼頭上完成,進一步降低了海上作業的風險。傳統海上風電最大局限在于只能應用于水深不超過60米的海域,而浮式海上風電平臺可以在海上任何地方部署風力渦輪機,實現在深遠海部署風力發電機的愿景。
02 計劃于2021年底投產
漂浮式海上風電被業內寄望為“未來深遠海海上風電開發的主要技術”,已在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探索。與傳統固定于近海海床上的風電機組相比,漂浮式機組可實現在深遠海部署風力發電機的愿景,在獲取深遠海域穩定優質風電資源的同時,不影響近岸漁業、養殖業、通航及其他相關產業活動。
圖源丨三峽新能源
2018年起,依托廣東省有關科研項目,三峽能源聯合產業鏈相關企業在臺風頻繁、海況復雜、波浪惡劣等條件下,逐個攻破了抗臺風機組、半潛式基礎及系泊系統、動態電纜設計、 一體化安裝及拖航、風機+平臺一體化就位等漂浮式海上風電關鍵技術,主要方案均為國內自主的核心技術。
圖源丨三峽新能源
“三峽引領號”計劃于2021年底投產,每年向粵港澳大灣區輸送出1650萬度清潔電能,同時減少標準煤消耗5100噸,二氧化碳排放13800噸,并為后期漂浮式風機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提供寶貴的實驗資料和優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