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始試運營!川崎重工公開全球首艘液化氫運輸船氫先鋒號
日前,日本船企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首次向外界公開了全球首艘液化氫運輸船“SUISO FRONTIER”號(氫先鋒號),該船船體部分的建造已基本完成,計劃從今年秋天開始進行試運營,力爭在2030年正式實現商業運營。
“SUISO FRONTIER”號
在世界各國都在脫碳技術方面展開激烈競爭的當下,氫氣、氨氣等被視為有助于推動“脫碳”進程、實現二氧化碳凈零排放的新一代燃料,日本更將氫氣定位為“脫碳關鍵技術”。
技術領先實現差異化競爭
1981年,川崎重工成為亞洲第一家建造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的企業,現在又完成了全球首艘液化氫運輸船的建造。據報道,該船通過將氫氣冷凍至零下253攝氏度液化,使其體積壓縮至原本的800分之一,達到高效運輸的目的。單次航行運輸的氫大致可驅動1萬5000輛燃料電池車。該船計劃在本財年內開啟從澳大利亞到日本的試運輸項目。
隨著近年來“脫碳”要求越來越迫切,人們也對在燃燒過程中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的氫氣寄予厚望,川崎重工抓住機遇,利用在LNG運輸船建造和液化氫儲存罐建造上積累的多年經驗,走在了液化氫運輸船領域的前列。
"SUISO FRONTIER"號與陸上液化氫提取設備
據悉,“SUISO FRONTIER”號總長116米,型寬19米,型深10.6米,吃水4.5米,總噸位8000噸,航速13節。該船配備了類似“巨大保溫瓶”的液化氫儲罐,該儲罐長25米、高16米。川崎重工業公司氫戰略本部副本部長西村元彥表示:“因為氫可以在任何地方生產,如果可以實現大量運輸的話,既可以擴大業務又能帶來經濟利益。我們希望這艘船可以成為先驅者。”
多方合作降低運營成本
日本政府提出,到2050年,日本包括汽車用燃料量、日常發電用量等在內的氫氣用量大約為2千萬噸,約為2020年的5000倍。川崎重工計劃在2050年,用80艘船舶運輸日本國內所需2千萬噸氫氣中的900萬噸,將斥資600億日元建造全球首艘大型液化氫運輸船,該船將裝配4個可分別儲存4萬立方米液化氫的儲罐,預計2026年完工。該項目還將獲得日本政府的補助資金支持。
大量氫氣引進所帶來的最大問題莫過于成本,據悉,“SUISO FRONTIER”號從澳大利亞引進的液化氫將利用含有較多水分和雜質的“褐煤”制造,有效降低成本。此外,J-Power以及巖谷產業等企業目前正在商討利用太陽能或風力發電分解水,從而制造出氫氣再運輸至日本的方案。日本和澳大利亞將共同投入約400億日元圍繞該方案開展實證實驗。
全球首艘大型液化氫運輸船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達到日本政府2030年提出的價格目標,采用氫氣發電的費用也幾乎是采用LNG發電的1.5倍,為此,川崎重工正聯合相關企業和政府機構通過合作和技術革新,力爭將采用氫氣發電的成本降至與LNG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