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3日,由黃埔文沖為同濟大學建造的我國首艘海洋級智能科考船“同濟”號在上海交付。
“同濟”號是一艘2000噸級的新一代綠色、靜音、智能型綜合科考船,由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研發設計,集海洋地質、海洋化學、海洋生物等科考調查及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科普教育和文化傳承等多功能于一體,是同濟大學著力打造的“海上校區”。
· 7月13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消息,其承建的24套2000米級國際超深水吸力錨在廣東珠海全部交付離港。
本次交付的吸力錨將應用于全球巨型鹽下超深水油田--巴西梅羅二期項目,安裝海域最大水深超過2000米,是國內承建的應用水深最大的超深水吸力錨。
· 近日,恒力重工成功簽訂多艘大型船舶建造合同,涵蓋散貨船、集裝箱船和油輪等多個高端船型,實現“集散油”全面開花,彰顯其在全球船舶制造領域的強勁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簽約項目包括:2+2艘95500噸級散貨船、2+2艘LNG雙燃料蘇伊士型油輪、2艘LNG雙燃料22000TEU集裝箱船。
· 近日,深圳市深圳港航運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為深圳港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該公司將專注于國際集裝箱船、普通貨船的運輸業務,并在港澳間的航運服務中占據重要地位。
· 近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連云港杰瑞電子有限公司的杰瑞智慧交通團隊以自主研發的“重大活動交通保障系統”,為“蘇超”保駕護航。
通過人機協同“作戰”,原本預計需要一個半小時疏散的球迷人群,僅用時50分鐘便安全離場。
· 近日,由中國船舶集團華南船機有限公司打造的65噸、55噸龍門行走起重機順利裝船發貨。本次交付的起重機是亞洲最大30000立方米超大型耙吸挖泥船的核心配套設備,動力強勁,65噸及55噸的起重能力可輕松應對大型挖泥設備部件及重型工程物資的吊裝轉運。
· 近日,全球最大的LNG運輸加注船“海洋石油301”輪第三次停靠廣船國際所屬文沖修造碼頭,正式啟動LNG加注功能二期改造及塢修特檢項目。
據悉,文沖修造曾兩次承擔該輪修理改造任務:2018年12月,為其加裝氮氣發生器等設備;2022年11月,完成加注功能改造,使其成為全球最大、國內首艘的運輸加注船。
· 近日,120TEU城市垃圾轉運船首制船“摩星嶺II”號成功完成首次航行試驗。該船由中交四航局江門航通船業有限公司建造,中船集團六〇五院設計,將用于香港城市生活垃圾的高效轉運處理。
“摩星嶺 II ”號總長69.2米,最大載貨量超2500噸,采用柴電混合動力系統與智能能量管理系統,在錨地或港口作業時可實現純電模式"零排放"運行。
· 近日,廣東中遠海運重工以高效專業的船舶修理能力,同步推進“榕林灣”“遠棠灣”“鯨魚座”“業池”四艘大型原油輪的修理改裝工程。
面對四艘船舶差異化的修理需求、高復雜度的施工任務以及高度重疊的工期挑戰,廣東中遠海運重工堅持以“安全零容忍、質量高標準、服務精細化”為核心準則,通過科學統籌資源、精準調度部署,全力保障各項目優質高效履約。
· 近日,廣東省政府采購中心發布中標公告,中船集團六〇五院牽頭中標廣東省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深遠海無人運輸投料船研制與工程示范項目"。
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深遠海養殖裝備體系,為廣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提供標準化、智能化解決方案。
· 近日,中船集團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研發設計的新一代75000噸巴拿馬型油船WHALE OT75 “METRO MISTRAL”號正式交付,標志著上船院在油船領域實現了又一重要突破,完成了巴拿馬型油船的更新換代。目前,該型船累計訂單已超過20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