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中遠海運重工+中國船舶+中國重工+馬尾造船+洲際船務+德翔海運+多凱柴油機+北海造船+今治造船最新動向
6月29日,舟山中遠海運重工完成對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的維修,為期10天。這是舟山中遠海運重工繼“中山大學極地”號科考船三期改造后,第二次承接極地科考特種船舶維修項目,標志著企業在高端船舶修理改裝領域的技術實力與全鏈條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6月28日,由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與旗下深圳海旭新能源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氨暉號”在安徽合肥巢湖水域成功完成首航。“氨暉號”是全球首艘純氨燃料內燃機動力示范船舶,其成功標志著氨燃料在船舶領域的工業化應用邁出關鍵一步,也為全球航運業的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全新技術路徑。
6月27日,中國船舶、中國重工發布公告,上交所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定于7月4日召開審議會議,審核中國船舶與中國重工的換股吸收合并事宜。這場總資產超4000億元的“世紀合并”,將催生全球規模最大、業務最完備的上市造船巨頭--新“中國船舶”,為中國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6月27日,HD韓國造船海洋宣布,與1家大洋洲船東簽署了4艘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建造合同,總價值約1.3963萬億韓元,約合10.3億美元(人民幣74億元)。這是今年以來全球新船市場宣布生效的最大單筆LNG運輸船訂單。至此,HD韓國造船海洋今年承接大型LNG運輸船訂單達到5艘、總價值約13億美元。
6月26日,日本造船業龍頭今治造船宣布,將大幅提升其在日本造船聯合公司(JMU)的持股比例至60%,JMU將成為今治造船的控股子公司。收購控股JMU后,今治造船的目標是整合2家公司的優勢資源,有效應對全球市場競爭,致力重振日本造船業的整體實力。
6月24日,多凱柴油機(靖江)有限公司舉行首臺Everllence船用低速主機交付儀式,交付的機型為Everllence B&W 6S40ME-C9.5-HPSCR低速船用柴油機,將用于海南領航國際海運公司打造的2.1萬噸國際航線石油/化學品船。目前,多凱柴油機手持Everllence船用低速主機訂單80余臺,生產已排至2028年第一季度。
6月24日,福建船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與洲際船務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正式簽訂1+1艘406TEU教學電動集裝箱船訂單。該項目由上海海事大學與洲際船務聯合推動,也是我國首創的綠色多功能實習船,將填補國內高端綠色多功能實習船的空白。
近日,德翔海運在黃埔文沖下單訂造5+5艘5000TEU集裝箱船,新船采用傳統燃料,預計將在2028年第二季度交付。每艘新船造價約為6250萬美元,備選訂單確認生效后交易總金額將達6.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4.78億元)。
近日,青島北海造船表示,截至6月底,公司經營承接額、工業總產值、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核心指標實現“雙過半”。其中,造船業務完成50個大節點,半年交船數量與載重噸雙雙刷新歷史紀錄,主建船型生產效率逐步提升;船舶修理及改裝業務方面,完工交船99艘。
今年上半年,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三大船企——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實現累計交船28艘,在建船舶超過70艘,為全年任務目標的實現和“十四五”圓滿收官打下了堅實基礎。外高橋造船今年上半年累計交船15艘、139.7萬載重噸,累計完成新船開工、下塢、出塢、試航、交付以及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全船貫通、塢內起浮等60項生產大節點。
江南造船今年上半年交船9艘,包括2艘14000TEU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2艘14000TEU集裝箱船、2艘7800車位LNG雙燃料動力汽車運輸船、2艘99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運輸船(VLEC)以及1艘17.5萬立方米MARK Ⅲ Flex薄膜型LNG運輸船。
滬東中華今年上半年交付2艘全球最大級別24000TEU級LNG雙燃料動力超大型集裝箱船、2艘17.4萬立方米LNG運輸船。目前,滬東中華手持LNG運輸船訂單近60艘,全球市場占比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