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中韓兩國造船業的訂單爭奪戰日益激烈。在3月份的訂單戰中,中國船企重新奪回第一的寶座。不過,憑借在LNG船領域的強勢表現,韓國造船業第一季度累計接單量仍超過中國占據榜首。
01 3月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據克拉克森最新數據,今年3月,全球新船訂單成交量為79艘總計243萬CGT。
其中,中國承接了43艘95萬CGT,以39%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韓國承接了15艘80萬CGT,以33%的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二。
但從第一季度的累計接單統計數據來看,韓國承接了65艘總計312萬CGT,以44%的市場占有率依然排名第一;中國承接了110艘259萬CGT、以37%的市場占有率屈居次席。盡管以艘數計中國領先韓國45艘,但以CGT計,以大型液化氣船和集裝箱船為主承接訂單的韓國領先中國53萬CGT。
韓國造船業界表示,受世界經濟衰退的影響,全球新造船市場正在逐漸降溫,新船訂單量將呈現持續減少的趨勢,中韓兩國的接單競爭也將日益激烈。針對這種形勢,韓國造船企業的戰略是,以市場景氣度上升的LNG船等高附加值船型為中心持續接單,擴大市場占有率。
02 我國船企將迎來交船的高峰期造船業是海洋強國的重要基石。當前,我國造船業國際市場份額已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技術過硬、實力突出,發展動能強勁,呈現出蓬勃生機。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李彥慶透露,未來幾年,我國船企將迎來交船的高峰期。2023年至2024年是大型集裝箱船集中交付期,按計劃將交付44艘1.5萬標箱及以上大型集裝箱船。2025年至2026年是大型LNG船集中交付期,多家企業屬于首次建造大型LNG船。2023年,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全球航運和新造船市場將出現合理波動,但新船需求不會出現大幅萎縮,船企手持訂單保持充足。李彥慶認為,當前我國船舶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國際地位穩步提升,要堅定信心、繼續努力,強化科技創新,扎實推進造船強國建設。
素材來源丨國際船舶網、人民日報
關注中國船舶工業發展,報名2023第10屆中國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簡稱:廣州國際海事展 ),2023年7月26-28日,與船舶人相約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
展會設船企展區、國際展區、船用設備及先進材料展區、船舶通導展區、海洋牧場展區、港口及航運服務展區、郵輪產業展區、郵輪(客船)內裝展區、海風電展區,助力船企提升核心競爭力,邁向高質量發展。
參展范圍:

參觀范圍:


掃碼預登記
2023年7月26-28日,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 一樓2號館,與全國船舶人相約2023第10屆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