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廣州下水
5月18日,全球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在廣州下水。這是全球首艘具有遠程遙控和開闊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科考船,將為我國開展海洋科考、拓展海洋科學、助力海洋經濟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利器。
01 核心要素均為我國自主研制
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長88.5米,型寬14.0米,型深6.1米,設計吃水3.7米,設計排水量約2000噸,最大航速18節,經濟航速為13節。該船隸屬于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設計,黃埔文沖公司建造。

圖源丨廣州日報
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是一艘概念超前、世界領先的科考船,其所配備的重要設備國產化率高,動力系統、推進系統、智能系統、調查作業支持系統等核心要素均為我國自主研制。
該船擁有寬敞的甲板,可搭載數十臺配置不同觀測儀器的空、海、潛無人系統裝備,能在目標海區批量化布放,并進行面向任務的自適應組網,實現對特定目標的立體動態觀測,是南方海洋實驗室“智能敏捷海洋立體觀測系統”的水面支持平臺。它還是我國首艘具有CCS《智能船舶規范》2020中“i-ship(No,R1,M,I)”等智能船舶符號的智能型科考船。

圖源丨廣州日報
該船可以通過傳感器、衛星通信、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實現開闊水域自主航行功能、輔助離靠泊功能、遠程監視和遙控功能、機艙設備狀態監測、趨勢趨勢分析、故障診斷功能,可以讓船舶運行更加安全、環保、經濟和高效。

效果圖(圖源丨科創中國)
02 科幻世界的“人工海洋生物”
智能不僅僅意味著高技術,同時也應該蘊含人文價值與生態倫理。該船設計定位于一種具有未來感的、科幻世界中的“人工海洋生物”,其整體形象介于“人造物”與“海洋生物”之間,是一種神秘的、智能的全新“物種”。
外觀總體造型設計團隊表示,這一形象體現了人類與海洋之間的全新生態倫理關系:在傳統觀念下,海洋是可以利用、獲取的資源,科考船是實現這一理性目的的工具,設計遵循的是現代主義以來的“工業美學”。

效果圖(圖源丨科創中國)
該船于去年7月開工建造,計劃于今年年底完成海上航行試驗并交付使用。
未來,該船的投入使用將對改變傳統海洋觀測模式,獲取實時立體海洋觀測數據,對提升海洋觀測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也將有助于海洋高端科技人才培養和進一步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
打造海洋強國,報名2022第10屆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展會特設船用設備及先進材料展區、船舶通導展區、船企展區、國際展區、港口及航運服務展區、海洋牧場展區、海上風電展區、郵輪產業展區、郵輪(客船)內裝展區等九大展區,助力船企創新驅動,為提升海洋科技能力貢獻船舶力量。
丨參展商范圍

丨觀眾范圍


12月1-3日,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與全國船舶人相約2022第10屆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