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國際海事展丨全球首個浮式海上風電制氫工廠即將運營
近日,由浮式風機供電的海上制氫工廠項目計劃明年投入運營,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個投入運營的浮式海上綠色制氫項目。
01 未來能源解決方案
該項目由法國可再生氫項目開發商Lhyfe與Chantiers de l'Atlast合作開發,位于法國勒克羅西克海岸的SEM-REV示范風場,項目將在基于GEPS技術的浮動平臺上安裝電解槽,并將其連接到包括Floatgen風機(2MW浮式風機)在內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裝置。
海上風電制氫可獲得無碳、可儲存、可運輸的“綠氫”,使得海上風電開發跨越電力輸送的環節,是一種適合大規模部署的未來能源解決方案。
02 海上風電制氫規模逐漸擴大
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已經公布的電解水制氫項目儲備總計規模達到3200萬千瓦,約有一半來自于海上風電制氫,其中,德國、荷蘭、丹麥等歐洲國家均已有百萬千瓦級以上的海上風電制氫規劃。
“隨著各產業用海需求不斷提高,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逐步增強,近海海上風電總體開發潛力有限,‘十四五’中后期近海資源緊張。同時,借鑒歐洲海上風電經驗趨勢,中國海上風電建設海域由近及遠發展是必然趨勢。”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表示。
在我國,隨著政府以及企業加快相關布局,海上風電制氫項目規模也正蓄勢待發。
今年6月,浙江省在《浙江省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將“探索海上風電基地發展新模式”,集約化打造海上風電+海洋能+儲能+制氫+海洋牧場+陸上產業基地的示范項目。
同月,福建省漳州市也印發了《漳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將加快開發漳州外海淺灘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布局海上風電制氫等氫能產業基地,發展氫燃料水陸智能運輸裝備,構建形成“制氫—加氫—儲氫”的產業鏈。
不僅如此,9月,大連市太平灣與三峽集團、金風科技也共同宣布將共同建設新能源產業園,重點發展海上風電、光伏、氫能為主的新能源產業,計劃通過風電制氫、儲氫、運氫以及氫能海洋牧場利用等培育氫能產業鏈條。
以碳中和為背景,海上風電在可預見的未來里都將成為發展的主線之一。關注海上風電動態,參加2022第10屆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展會特設海上風電展區、船舶通導展區、船企展區、國際展區、船用設備及先進材料展區、郵輪產業展區、郵輪(客船)內裝展區、海洋牧場展區、港口及航運服務展區等九大展區,展示國內外船舶行業領先產品與技術,搭建參觀、交流、學習、開展業務一站式平臺。
2022年12月1-3日,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2022第10屆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與船舶人共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