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獲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許可權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確賦予廣州市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許可權,允許廣州市保稅油供應企業在廣東省范圍內開展保稅油直供業務。
試點落地將極大提升廣州港區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鞏固和提升廣州港作為世界級樞紐港地位,增強廣州航運樞紐的全球輻射力及國際影響力,同時帶動產業鏈創新發展,為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推動穗港深三城港口聯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揮重要作用。
01 港口營商環境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運營國際航行船舶的主要成本來自船舶燃油,約占總成本的30%-60%之間。據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能源署(IEA)、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等機構統計,目前全球航運業年消耗燃料超過2億噸,約占全球石油消費的4%。
從國際港口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和船油加注量呈正向相關,吞吐量越大,船油加注量也越大。根據2020年數據顯示,新加坡、釜山、鹿特丹、富查伊拉、安特衛普等國際知名港口,不僅集裝箱吞吐量全球排名靠前,年吞吐量均在千萬標箱以上,而且年燃油加注量均超過700萬噸。
其中,新加坡已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船舶燃油加注港的地位,這與新加坡優越的地理位置、優良的港口作業條件、自由港的靈活便利度,以及政府對石油交易市場的長期培育密不可分。如今,新加坡船用燃油價格在全球已具有極強的市場競爭力,在新加坡港為船舶加油能充分滿足國際船東對低油價、加注便利快捷等綜合需求,新加坡港也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從國內港口看,2020年國內有7大港口躋身全球港口吞吐量前十,寧波舟山港作為國內船油加注量最大的港口,年加注量約470萬噸,約為新加坡的十分之一。雖然目前舟山港在加注量上還無法與新加坡競爭,但在口岸部門的通力協作下,已實現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境、引航作業、燃油供應、物料補給等全鏈條通關無紙化模式。據相關研究顯示,進港加油的國際航行船舶在舟山馬峙錨地平均錨泊時間約為24小時,雖不及新加坡,但已是目前國內加油效率最高的綜合海事服務港。
02 廣州已具備發展基礎和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港口國際航行船舶日益增多,對船油的需求始終處于高位。當前,廣州開展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業務各方面條件已成熟。
一是廣州港貨物吞吐量大,保稅油市場需求大。
廣州港是我國沿海主要港口、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是華南最大的綜合性主樞紐港和集裝箱干線港,是華南地區能源、原材料和外貿物資運輸的重要通道,一直以來都是泛珠江三角洲區域的出海通道和中國最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
2020年集裝箱吞吐量世界第五、貨物吞吐量世界第四。截至2020年底,廣州港已開通航線226條,其中外貿航線120條(“一帶一路”方向航線91條),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通往非洲、地中海和亞洲地區的重要樞紐港。2021年前三季度,廣州港集團外貿船舶到港4593艘次,同比去年增加473艘次,增幅11.4%,其中外貿集裝箱班輪同比增幅約16.6%,對保稅船油加注的潛在需求巨大,市場廣闊。
長久以來,國際航行船舶多選擇在新加坡加油,常因加油而改變航行計劃,增加了航行時間和成本。廣州港立足港口主業,是外貿物資運輸的重要節點,在節點開展保稅加油業務,可有效減少航運時間、降低航運成本,且廣州港水文自然條件好,全年可作業時間長。
據廣州港集團生產業務部副部長馮衛東介紹,廣州港在南沙港區擁有廣州、東莞地區最大的石油化工碼頭及保稅罐區,一直以來都在積極拓展油品化工產業鏈業務,保稅加油業務開展,能加快廣州港油品化工上下游產業鏈的建設,即上游開展燃料油國際采購,中游開展油品裝卸、存儲,下游做好保稅燃料油加注供給,形成“采購、存儲、供給”產業鏈閉環運作,在船用燃料供給方面構建“雙循環”,從而提升廣州港國際航運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廣州港作為世界級樞紐港地位,全方位助力廣州航運樞紐的建設,增強廣州航運樞紐的全球輻射力及國際影響力。
二是廣州石化、船舶及航運服務基礎好,開展保稅加油業務基礎扎實。
廣州南沙區小虎島石化區是廣東省石化儲備基地,是珠江三角洲一帶重要的成品油及化工產品集散地,目前擁有儲罐310座,總庫容超過317.43萬立方米。石化區水域條件良好,內建有配套的碼頭46個,可以停靠12萬噸的油輪。
廣州也是廣東船舶行業的核心地區,航運產業發達,大型的船舶制造企業基本集中在廣州市地域,船舶行業三大指標廣州占全省比重約三分之二。其中廣州南沙是國家級船舶出口基地,據船舶協會提供的行業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進出口96.1億元,同比增長6.32%,其中出口79.2億元,同比增長5.74%,進口17.2億元,同比增長198.7%。
目前南沙區正加速形成船舶融資租賃、國際船舶維修、國際船員培訓等國際船舶航行服務業集聚基地。廣州南沙區是華南地區最大的船舶租賃集聚區,累計完成約70艘船舶租賃業務,已成功實現全國首單以人民幣為交易貨幣的境外租賃特種船舶交易業務、首單船舶租賃資產跨境保理業務、首單境外船舶租賃資產境內美元交易、首單船舶租賃資產離岸交易等創新業務。
三是政策疊加,創新發展優勢明顯。
監管創新是保稅船油供應業務開展的重要的支撐條件之一。在舟山自貿區保稅船油產業逐步壯大的成功案例中,自貿區的創新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南沙作為自貿試驗區,具備參照舟山經驗進行制度創新和復制推廣的優勢,為保稅船油發展提供契機。
同時,南沙區還是華南地區唯一的國家級進口創新示范區。國家商務部等九部門《關于培育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的函》中明確提出要“增加資源性產品進口”。目前,南沙區正積極打造華南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供應基地,全力建設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國際進出口樞紐。
03 加快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
廣州將緊緊把握國務院賦予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許可權的契機,貫徹落好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要求,著力打造制度創新高地。據悉,接下來廣州將抓緊出臺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經營管理辦法,加快推動獲本地保稅油經營許可的企業開展加注業務,強化關貿協同,不斷改善保稅船油加注監管和服務效率合作。瞄準全球推介廣州,吸引國際知名石油公司、世界航運集團、海事機構和企業落戶。推動開通更多歐美航線,吸引更多國際班輪靠泊和消費。
保稅油經營是對外港口核心必備功能,是海運和外貿發展的重要保障。此次賦予廣州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許可權,有利于發揮廣州的區位和制度優勢,調動地方積極性,激發市場活力,建立成熟、高效的保稅油供銷體系,打造有影響力的保稅油供應基地。
看好港口經濟,參與海事貿易,關注2022第10屆中國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展會由國際展區、船企展區、船用設備及先進材料展區、船舶通導展區、郵輪產業展區、郵輪(客船)內裝展區、海洋牧場展區、海上風電展區、港口及航運服務展區等九大展區組成,全面展示海事業上下游產業鏈的創新產品、技術和服務,搭建海事交流與貿易一站式商貿平臺。
2022年12月1-3日,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2022第10屆中國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歡迎您!
同時,廣州還將加強與深圳市保稅油供應企業交流合作,對接國際通行規則,探索建立覆蓋全省、跨多關區的便捷保稅船油加注業務體系,爭取率先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航運業發展,增強粵港澳大灣區的整體國際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