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廠交付世界首艘應用空氣潤滑技術的礦砂船
繼交付全球首艘配備旋翼帆的礦砂船之后,兩家中國船廠合作為淡水河谷交付了世界上首艘應用空氣潤滑技術的VLOC。
7月2日,淡水河谷發布公告稱,其租用船隊已經接收世界上首艘應用空氣潤滑技術的礦砂船。空氣潤滑技術通過在船體下方人工生成氣泡,助力淡水河谷進一步減少航運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01 可減少5%至8%的燃油消耗
空氣潤滑系統是一種利用空氣氣泡來減少船體與海水之間的阻力的方法。具體方法是使空氣從船的外殼上的小孔中被快速泵出,這時蜂巢狀的氣泡會迅速聯合起來,并在船體外形成1厘米到2厘米厚的一層空氣層。由于空氣的阻力遠遠小于水,因此這樣可以減少輪船航行時的阻力,以達到節約能源的效果。采用這種方法可以減少大約10%到1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該項空氣潤滑技術被應用于32.5萬載重噸Guaibamax型超大型礦砂船(VLOC)“維多利亞海洋號(Sea Victoria)”,安裝在甲板上的10臺壓縮機將空氣注入船體底部的20臺裝置中。
“Sea Victoria”號由江蘇新時代造船為韓國泛洋海運建造,該型船總長340米,垂線間長333.1米,型寬62米,型深29.5米,結構吃水21.4米,載重32.5萬噸,入級韓國船級社(KR)。“Sea Victoria”號的空氣潤滑裝置的安裝則由位于中國深圳的友聯船廠(蛇口)有限公司完成,整個安裝過程歷時35天,于6月28日完成。目前,該船正駛往巴西,這是世界上首艘應用空氣潤滑技術的礦砂船。
此次測試如取得成功,空氣潤滑技術將有可能會被推廣到負責運輸淡水河谷礦石的承租船隊的其他船舶上。這項技術將減少5%至8%的燃油消耗,有望使淡水河谷鐵礦石海上運輸中產生的排放每年減少4.4%。
02 降低能耗是行業發展趨勢
采用空氣潤滑技術是淡水河谷“生態航運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助力公司應對減少碳排放的挑戰,這與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探討方向相一致。為了實現“生態航運計劃”,淡水河谷已經在今年5月啟用世界上首艘配備旋翼帆的Guaibamax型VLOC“SEA ZHOUSHAN”號。該船同樣由新時代造船建造,在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完成了旋翼帆安裝,計劃于7月底抵達巴西。
“SEA ZHOUSHAN”號安裝的旋翼帆呈圓柱形,每個旋翼帆直徑4米,高24米,其高度相當于一座7層高的樓房。在運行期間,由于馬格努斯效應,旋翼帆會根據船舶的環境和運行條件以不同速度旋轉,從而產生壓力差,推動船舶前行。該船共安裝了5個旋翼帆,將使能效提高多達8%,每年由此可減排多達3400噸二氧化碳當量。如果試運行證明有效,預計該技術可用于船隊中至少40%的船舶,這將使淡水河谷鐵礦石海上運輸中產生的排放每年減少近1.5%。
隨著國際海事組織(IMO)對節能減排要求不斷提升,降低船舶能耗,成為船舶行業的發展趨勢。空氣潤滑減阻技術作為一項節能效果顯著的前沿技術,憑借其廣泛的適應性、顯著的節能效果,成為船東、船廠和設計單位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