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海運訂造20艘15000TEU集裝箱船
3月22日,長榮海運代子公司“青標海運”發(fā)布公告,董事會決議訂造20艘15000TEU集裝箱船,每艘造價1.15億至1.3億美元,交易總金額為23億至26億美元。
長榮海運將與滬東中華、江南造船、日本今治造船、韓國三星重工和現代重工五家船廠議價,從中選擇最優(yōu)船廠建造這批集裝箱船。
長榮海運于2018年與江南造船簽署了4艘2500TEU集裝箱船建造合同。2019年,滬東中華與江南造船以及三星重工共同分享了長榮海運10艘23000TEU集裝箱船大單,其中三星重工6艘,滬東中華和江南造船各建造2艘。
長榮海運以經營遠洋航線為主,其中美洲線占比44%,歐洲線22%,亞洲線23%,其余14%。
2020年下半年運價飆漲,長榮海運業(yè)績創(chuàng)下新高,全年營收達新臺幣2070.7億元(約合人民幣474.59億元),稅后凈利潤新臺幣243.64億元(約合人民幣55.84億元)創(chuàng)下2004年以來新高。
其中,2020第四季度長榮海運獲利達新臺幣134.2億元(約合人民幣30.76億元),創(chuàng)歷史單季新高。
2021年1月,長榮海運營收達新臺幣284.35億元(約合人民幣65.60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71.69%,與去年12月相比月增幅達15.68%;稅后凈利潤新臺幣74.8億元(約合人民幣17.14億元)。
長榮海運訂船的另一個原因是現目前船價正處于低谷。在2008年至2009年間,韓國船企13000TEU集裝箱船造價超過每艘1.3億美元。另外,目前市場上運營的13000TEU至15000TEU集裝箱船大多是在10多年前建造,燃料效率相對較低。
Alphaliner數據顯示,目前長榮海運船隊運力共計196艘約131.2萬TEU,排名全球第7位。同時,長榮海運手持訂單量在前十大集運巨頭中排名第一,達77艘71.9114萬TEU,占其現有船隊比例54.8%。
手持訂單全部交付之后,長榮海運的運力規(guī)模將從當前的131.2萬TEU增至203.1萬TEU,超過目前運力排名第六的海洋網聯船務(ONE)以及排名第五的赫伯羅特,成為全球第五大集運公司。
除了訂船擴張船隊之外,長榮海運更是大手筆加碼訂造新集裝箱,去年年底宣布購入1.3萬個集裝箱,1月斥資4541.4萬美元購買8500個集裝箱,加上其他2家子公司,總計采購各型集裝箱4.4萬個。
2021年長榮海運不僅將受益于運價上漲,更會受益于自身大量新船交付運營,獲利增長性將明顯高于全球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