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國造船回憶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可就在這樣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國造船業面對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帶來的巨大挑戰,仍然保持發展定力,扛起艱巨繁重的高質量發展任務不斷勇往前進,取得諸多得之不易的成績。
現在,讓我們在2020的最后一天,一起回顧這一年我國船舶行業的12個高光時刻。
01 南昌艦歸建入列
1月12日,我國自主研制的萬噸級驅逐艦首艦南昌艦歸建入列儀式在青島某軍港碼頭舉行。
南昌艦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設計、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造,先后突破了大型艦艇總體設計、信息集成、總裝建造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裝備有新型防空、反導、反艦、反潛武器,具有較強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導和對海打擊能力。
南昌艦的入列,標志著海軍驅逐艦實現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



02 造船業安全復工
疫情蔓延程度讓人措手不及,嚴重影響到我國造船業的節后順利復工。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從2月初開始,除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外,我國重點骨干船企、院所和配套企業陸續復產復工,不少船企組織勞務工包車,開展“點對點”服務保障返崗復工。
2月3日,交通運輸部等七部委發布《關于大力推進海運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2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于有序推動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要求推動重點行業企業復工復產,優先支持船舶等產業鏈長、帶動能力強的產業。
(來源:江南造船)
03 LNG動力汽滾船
3月12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研發設計,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首艘液化天然氣(LNG)動力7500車位汽車滾裝船(PCTC)正式簽字交付。
該船從型線設計、分艙、結構輕量化、系統推進、裝載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突出了“綠色、環保、節能、安全”特色。

04 揚子江船業任元林退休
4月7日,揚子江船業(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任元林將在4月30日該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卸任執行董事長職務,并由其子任樂天接任。

05 全球最大雙燃料低速機
5月26日,全球最大雙燃料低速機WinGD X92DF舉行全球發布儀式。WinGD X92DF由中國船舶旗下溫特圖爾發動機有限公司(WinGD)自主研發,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機有限公司建造,中船海洋動力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保障。
該型機集超大功率、智能控制、綠色環保于一體,以優異的性能和排放指標引領世界同類型發動機。
該機型的成功發布,標志著我國高端海洋裝備自主研發制造水平實現新的突破,是船舶動力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06 首艘中國洋浦港籍貨船
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公布。同一天,海南海事局給“中遠海運興旺”號簽發了《船舶國籍證書》。
6月12日,大連中遠海運重工為中遠海運特運建造的第7艘62000噸多用途紙漿船“中遠海運興旺”號命名交付。該船成為海南自貿區第一艘以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注冊的貨船,預示著我國造船業和航運業將攜手為深化海南改革開放,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注入更強大的動力。


(來源:海南自由貿易港)
07 我國室內最大船臺完工投產
7月1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龍穴廠區室內總裝及分段總組車間工程舉行完工移交儀式,投入使用后將顯著提升龍穴廠區的生產能力。
該車間高50.05米,長435米,單跨跨度為45米,車間配置6臺行車,為目前國內最高、跨度最大的單層室內總裝及分段總組車間。室內船臺不僅大大提升了龍穴廠區的造船能力,也改善了造船生產環境、提升了產品建造質量,完美解決了長期困擾生產的雨季問題。

08“中山大學”號
8月28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第七〇八研究所設計、江南造船為中山大學建造的,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該船是目前我國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創新設計亮點最多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并且首次采用L型全回轉低噪聲推進器、首次采用輪緣永磁側推、首次采用直流母排+儲能蓄電池的組合設計、首次采用全航速主動式減搖鰭等。


09“達飛雅克 · 薩德”號
9月22日,由七〇八所設計,滬東中華和中船貿易公司作為聯合賣方為法國達飛海運集團建造的世界首艘23000TEU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達飛雅克·薩德”號命名交付。
該船甲板面積相當于3. 5個標準足球場,比目前世界最大的航母還要長60多米;采用GTT MARK Ⅲ薄膜式燃料艙,可裝載超過18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氣(LNG)燃料;采用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溫特圖爾發動機有限公司(WinGD)自主研發的雙燃料動力W12X92DF型主機。


10《中國造船質量標準》
10月14日,在第51屆世界標準日來臨之際,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于2020年度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授獎的決定”,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牽頭制定的“GB/T 34000-2016《中國造船質量標準》”獲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標準項目獎一等獎。
“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是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設立的獎項,是我國標準化領域的最高榮譽。

11“奮斗者”號
11月19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第七〇二研究所牽頭負責“奮斗者”號的總體設計和集成建造,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作為業主單位牽頭開展海試的“奮斗者”號順利完成萬米深潛試驗。
“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的核心研制任務。


12 第九屆廣州國際海事展
為適應疫情期間及后疫情時代船舶工業的發展趨勢,推動國內外海事行業深層次合作,2020第九屆中國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作為船舶、港口、航運、海洋工程及海洋漁業等海事行業交流、展示、合作、服務的一大平臺,在海內外眾多海事界人士的高度重視和關注下,于12月9-11日在廣州召開。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2021年即將來臨,海事同仁們還要繼續奮斗,勇往直前,創造海事船舶業更加燦爛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