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船企第三季度接單量居冠
克拉克松研究公司--英國造船及航運市場分析機構于10月6日發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9月全球新船訂單量總計20艘48萬CGT。其中,中國船企接單量13艘24萬CGT,相當于全球總量的一半。韓國船企接單量為6艘23萬CGT,略低于中國。
韓國船企真的實現了反超?
就在9月底,三星重工(SHI)和現代重工所屬韓國造船海洋旗下的現代尾浦船廠(HMD)分別獲得了2艘蘇伊士型油船、1艘MR型油船訂單,使韓國造船業的新船訂單量增至34萬CGT,擊敗了中國船企當月29萬CGT的接單量。
針對第三季度的全球新船訂單量,以142萬CGT的接單總量位居全球第一的韓國船企確實超過了83萬CGT接單量的中國船企,但若將時間戰線拉長至今年1-9月份,則是中國船企以484萬CGT、占全球新船訂單量的50%的成績位居全球新船訂單量的榜首。
再以手持訂單來說,盡管全球手持訂單量在截至9月底時已跌至2003年12月以來的新低,但中國船企仍然處于領先地位,手持訂單2465萬CGT,全球占比36%。相比之下,韓國船企僅手持訂單1842萬CGT。
希臘船東成韓國船企“忠實”客戶
有韓國媒體分析認為,第三季度韓國船企的新船訂單量得以超越中國船企主要得益于希臘船東的“幫襯”。今年以來,希臘共向韓國船企訂船18艘、58.9421萬CGT,相比本國15艘、37.1196萬CGT訂單量,其訂單占到了韓國今年接單總量的20.7%,成為韓國的第一大訂單來源國。
據《貿易風》(Tradewinds)的數據顯示,9月,希臘兩家航運公司Kyklades Maritime和Evangelos Pistiolis各向韓國造船海洋下單兩艘超大型油船(VLCC),上述訂單金額合計達4200億韓元(約合3.64億美元)。三星重工則在上月獲得了希臘液貨船運營商Pantheon的2艘蘇伊士型油船訂單,預估這筆訂單將為三星重工帶來逾1200億韓元的營收。此外,希臘船東Pleiades Shipping近期也向大韓造船(DHSC)訂購了一艘阿芙拉型油船,訂單金額約為540億韓元。
據《韓國先驅報》網站報道稱,希臘船東長期以來一直是韓國船企的主要客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韓國造船業的訂單因船市需求驟減而萎縮,而希臘的訂單讓韓國從造船業不景氣的市場中逐漸緩了過來。
韓國船企緊盯LNG運輸船訂單
韓國造船業雖在第三季度超越了中國造船業的成績,但前9個月由于接單不利,接單成績遠低于中國同行。為此,今年韓國造船業一直寄希望通過其優勢產品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這一高附加值產品拉動經營業績,并繼續緊盯俄羅斯及莫桑比克油氣項目的該型船訂單。
10月12日,大宇造船海洋(DMSE)宣布獲得LNG運輸船訂單,為兩家不具名的歐洲船東共建造6艘LNG運輸船,上述訂單金額合計2萬億韓元(約合17億美元),這一訂單使該公司的經營目標完成度由24%躍升至46%。據業內人士分析,上述歐洲船東的客戶極有可能是俄羅斯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諾瓦泰克(Novatek)。除此之外,三星重工還有望與法國化工巨頭道達爾簽訂合同,為莫桑比克油氣項目建造8艘LNG運輸船。
韓聯社援引三星證券(Samsung Securities)分析,今年下半年韓國船企借助俄羅斯和莫桑比克的油氣項目走上了接單“復蘇之路”。韓國造船業能否再續第三季度成就,繼續守住全球新船訂單量的寶座,乃至實現全年接單逆襲,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