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船舶行業對新一代技能人才的吸引力
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人才問題仍然是代表、委員們高度關注的焦點之一。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大船集團山海關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機電車間船舶鉗工馬加友認為,高技能人才應該成為建設造船強國的中堅力量。但現實情況是,船舶行業對年輕技能人才的吸引力正逐漸下降,船舶企業越來越難招到數量足夠、素質優良的工人維持生產。業內專家指出,要推動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有效支持“六穩”“六保”工作,助力“新基建”,解決人才短缺問題,提高對新一代技能人才的吸引力,是船舶行業的當務之急。
船舶工業勞動力密集、危險工種集中,船舶建造過程中露天作業多、高空作業多,“苦臟累”是社會對船舶建造一線的一貫印象。隨著我國第一代農民工退出勞動力市場,工人老齡化問題突出,而新一代年輕技能人才的價值觀、事業觀、就業觀正在不斷變化,對薪酬待遇、工作環境、職業發展等因素的考量更加深入,對事業和人生的選擇更加自由,船企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競爭劣勢非常明顯。針對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退的現狀,為緩解制造業面臨的“招工難”“用工貴”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對職業教育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出臺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措施,加快、加強職業教育發展。業內專家建議,船企應抓住職業教育大發展的機遇,著力提高對新一代技能人才的吸引力,尤其是積極改善技能人才的職業體驗,進而完善企業人才隊伍結構,打造堅實的人才基礎,支撐企業高質量發展。
提高薪酬待遇是改善新一代技能人才職業體驗最直接、最現實的方式。薪酬待遇不僅是一份薪水,更代表了企業對技能人才付出和貢獻的認可,也是技能人才在家庭和社會中確立地位最有效、最重要的方式。專家建議,船企應加快改進薪酬分配制度,根據人才的專業技能、技術經驗以及實際貢獻提升待遇水平,建立人才激勵機制,拓展技能人才職業上升通道,以技能人才的高工資、高福利、高待遇、好發展增強船企的吸引力。同時,還可以積極利用混合所有制改革、要素市場化改革等政策東風,為技能人才提供從更多渠道獲取報酬的機會。
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是改善新一代技能人才職業體驗最直觀的途徑。船企應加快對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尤其是自動化、智能化設備。這既能降低技能人才勞動強度,提高勞動安全性,同時也是提高企業生產效率、質量,降低制造成本,“摳”出效益進而提高薪酬待遇的有效方式。此外,船企還要嚴格落實環保法律法規要求,落實廢水、粉塵、噪音、揮發性有機物、固體廢棄物等管理制度,改善生產現場的工作環境,改變過去船舶建造一線“苦臟累”的舊貌,打消年輕一代技能人才的顧慮。
培養職業榮譽感是從心理層面改善新一代技能人才職業體驗最有效的辦法。一方面,船企要在技能人才心中建立“我以造船為榮”的職業榮譽感。“酒香也怕巷子深”,船企要轉變思想觀念,重視企業形象建設,積極利用各類媒體,加強對企業形象、品牌產品的宣傳,提升行業和企業的社會形象。另一方面,要讓技能人才形成“造船以我為榮”的職業歸屬感。通過積極參與國際、全國、地方及行業的相關賽事和獎項評選,在技能人才中樹立榜樣和標桿,宣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技能成才”“職業光榮”的氛圍,推動技能人才不斷攀登技術高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正在從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轉型,技能人才不可或缺。在不僅面臨船舶市場競爭,還面臨勞動力市場競爭的當下,全行業必須轉變思想、提高認識,不吝投入人力、財力、物力,提高船舶行業對新一代技能人才的吸引力,在人才競爭中贏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