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造船工程學會12月26日召開十三屆四次理事大會
2019年12月26日下午,廣東造船工程學會在廣州紅帆酒店召開十三屆四次理事大會暨綜合學術報告會。大會由學會理事長、廣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巨錦院長主持。學會理事會和監事會成員、學會學術、科普工作委員會各專業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及科技人員共100多人參加了大會。
大會邀請了廣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明敏作《我國首艘氫燃料試點船舶設計方案》報告。李工說,氫燃料電池是船舶綠色能源最佳解決方案,但是我國氫燃料電池船研發應用主要還存四方面問題:一是船舶法規及規范不完善;二是氫氣作為危險品管理,設計建造附加要求高;三是船用氫氣加注基礎站的規劃審批及營運監管等政策空白,氫氣生產與供給均處于培育階段;四是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研制成本過高。因此,李工希望未來以試點船為依托,推進氫燃料船舶法規、規范的完善,要盡快完善氫能源產業鏈的體系建設,可考慮海上風電棄風制氫、液態儲氫、甲醇蒸汽重整制氫的技術可行性,還應推動各級政府部門引導、參與,獲得政策支持。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副總工程師余平發表《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與試采進展》報告,余工分享了由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作為重要參與力量的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采。據余工講,我國天然氣水合物開采獲得了極大成功,不僅開采時間長,而且產量大,在國際上掀起了研究熱潮,引領了全球可燃冰研究方向。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下一步將進一步推動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基礎設施建設。余工認為可燃冰勘采需要船舶工業的大力支持,物探船、地質船、鉆探船、試采船等主要堪采船舶是重要支撐手段,他在報告中詳細列出對這四類船舶的裝備技術要求。余工提出,今后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要與學會這個科技交流平臺密切合作,共同推進我國可燃冰勘采新型裝備的技術研發。
廣船國際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陳灝作《 高速船空泡問題探討》報告。陳工提出,舵空泡的發生機理與螺旋槳空泡發生機理相似,是舵表面的壓力降到飽和蒸汽壓力所致。陳工理論聯系實際地總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降低舵空泡數,提高舵表面壓力;降低或避開螺旋槳的榖渦空泡對舵的影響。此外,他還根據自己的研究與實踐,提出了規避空泡問題的一些辦法與大家交流探討,如航速要盡量小于25kn,螺旋槳功率密度要小于700 k / nm2,涂料對解決空泡問題作用不大,舵表面的加工精度一定要高等。陳工表示,舵空泡或者螺旋槳空泡,是困擾船舶行業的共性問題,歡迎大家一起來對這個問題作進一步深入交流。
參會人員專注聆聽,積極互動,學術氛圍濃烈。
大會審議通過了巨錦理事長作的《2019年度工作總結及2020年度工作計劃》報告、李東明秘書長作的《2019年度財務報告及2020年度預算報告》《理事會成員、副秘書長及〈廣東造船〉編委會主任變更的議案》《修改〈廣東造船工程學會章程〉的議案》《第十四屆會員代表大會籌備方案》等報告。大會按照預案采用匿名投票方式為會刊更名,根據投票結果,當場宣布得票最高的《現代造船技術》將作為會刊新名稱。
大會通報了2019年新增理事單位名單,并頒發了牌匾。
廣東造船工程學會作為廣州國際海事展的協辦單位,多年來致力廣州國際海事展組織與籌辦,帶領廣州國際海事展成為雙數年亞洲地區人氣最旺的海事展覽會,為船舶建造、海洋技術、海工、船舶配套、豪華郵輪、港口、航運領域的發展作出了相應的貢獻。會上,巨錦理事長把“組織參加廣州國際海事展”列入學會2020年度工作計劃中,相信2020第九屆廣州國際海事展將在展品展示、技術交流、參觀采購等方面為企業搭建更加專業的一站式商貿平臺。
歡迎參展或參觀2020第九屆廣州國際海事展,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歡迎您!
關鍵字延伸:船舶設計和建造、船塢和修船廠、船舶營運和管理、船舶登記和檢驗、船舶修理機械與設備、疏浚設備、導航和通訊系統、輪機工程和船用設備、推進系統/泵和閥、海洋工程、計算機系統、網絡和軟件、環境保護裝備和設施、起重和升降設備、海上貨運和物流、油漆和涂料、冷凍系統和冷藏系統、港口,碼頭設備和服務、港務局和碼頭作業公司、安全,救援和保護設備、海事出版、海洋環境和安全、船級社、船用燃料及潤滑油、港口及碼頭,港口設備、船舶融資、保險和經紀公司、船運物資及船用材料、貿易協會及咨詢服務。